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国风·召南·草虫

国风·召南·草虫

[两汉]:佚名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国风·召南·草虫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心忧愁又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菜叶。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心忧思真凄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薇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块垒消。

注释

草虫:一种能叫的蝗虫,蝈蝈儿。

喓(yāo)喓:虫鸣声。

趯(tì)趯:昆虫跳跃之状。阜(fù)螽(zhōng):即蚱蜢,一种蝗虫。

忡(chōng)忡:犹冲冲,形容心绪不安。

亦:如,若。既:已经。止:之、他,一说语助词。

觏(gòu):遇见。

降(xiáng):悦服,平静。

陟(zhì):升;登。登山盖托以望君子。

蕨:野菜名,初生无叶时可食。

惙(chuò)惙:忧,愁苦的样子。

说(yuè):通“悦”,高兴。

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似蕨,而味苦,山间之人食之,谓之迷蕨。

夷:平,此指心情平静。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7-2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0-31

国风·召南·草虫创作背景

  这首诗抒写一位妇女在丈夫远出在外时的忧念及丈夫归来时的喜悦。旧说另有“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等。此诗应是写思妇情怀之作,所思是她钟爱的人,至于是丈夫还是情人,可不必深究,因为这无碍对诗意的理解、诗情的玩味。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7-2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0-31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伤时感怀 其二

宋代王十朋

帝乡五载乱离中,亿万苍生陷犬戎。二圣远征沙漠北,六龙遥渡浙江东。

斩奸盍请朱云剑,射虏宜贯李广弓。借问秦庭谁恸哭,草茅无路献孤忠。

西湖宴集

明代姚子蓉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国微茫乐事饶。红叶影飘钟出寺,寒鸦声起麓归樵。

悬知别后情千缕,且复尊前醉一瓢。莫讶严城笳鼓急,峰头白鹤正相招。

望江南

卢前

承徐沈,词话尚能鸣。后起蓉湖为世诵,常州坛坫得先声。

齐物仰长明。

秋兴八首 其三

明代张萱

云净天空大火流,芦花枫叶正悠悠。愁来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当秋。

空说洛阳曾哭汉,亦闻元直不归刘。如何九辨悲无限,却向西风十二楼。

江上送吴殿麟定还歙

清代姚鼐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尔江南山万盘。青天落日如相忆,更倚莲花峰上看。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 其三 寄幼女一吟

近现代丰子恺

与汝江头别,予情独黯然。客居春兴少,蜀道古来难。

对景思新语,当筵忆笑颜。群儿皆隽秀,最小即偏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