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襄阳曲四首

襄阳曲四首

[唐代]:李白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襄阳曲四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襄阳行乐之处,至今犹有人歌舞《白铜鞮》之曲。

汉江之泽水回绕着江城,襄阳之花容月色实在是令人着迷。

晋人山简醉酒之时,在高阳池醉态可掬。

他头上反戴看白接篱之帽骊在马上,样子实在是可笑。

岘山依着汉江,水绿如碧,沙白似雪。

山上有纪念羊枯的堕泪碑,上面的字己久为青苔所没,看不清楚了。

姑且在习家池觅得一醉,不去山上看堕泪碑了。

也学一学山公欲上马的醉态,让襄阳小儿也笑上一笑。

注释

襄阳曲: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八十五列于《杂歌谣辞·歌辞》。王琦云:“《襄阳曲》,即《襄阳乐》也,《旧唐书》:《襄阳乐》,宋随王诞所作也。延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其歌曰:‘潮发震阳来,暮至丈提宿。丈提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白铜鞮:歌名。相传为梁武帝所制。一说为南朝童谣名,流行于襄阳一带。

山公:即山简。晋代人,字季伦。“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但他不理政务,只知饮酒游乐,故时人编了首《山公歌》。后成为流行在襄阳一带的一首儿歌。这首歌诙谐有趣,广为流传,常被游历襄阳的文人墨客所引用。

白接篱:白色的头巾。山简每喝醉了酒,总是倒戴着头巾,倒骑着马回家。

水绿沙如雪:一作“水色如霜雪”。

堕泪碑:在襄阳岘首山。这里用羊祜的典故。

习家池:又名高阳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又名白马山)南麓,建于东汉建武年间。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76-178 .

襄阳曲四首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游襄阳时。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时李白三十四岁,游襄阳,识韩朝宗,有《与韩荆州书》《襄阳曲四首》等作。

参考资料:

1、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400 .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 除夕

清代徐釚

隔岁东风,预欺旅鬓添华发。屠苏传遍,守兰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红闺早掩,诉灯花、向伊难说。除非好梦,归去相寻,不教閒杀。

在旅不在家书

宋代陈宓

无心览卷谩舒卷,有念盈怀日往来。

十日离家劳梦远,一行无字强颜开。

寄王苏州

明代谢榛

阖闾城外几烽烟,非复淮阳卧阁年。坐啸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壮心悬。

石头云逐东征马,扬子波回北饷船。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

六月二日客途逢亡内期日二首 其二

明代黄省曾

去年愁里客京华,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兰肴□里奠,遥悬泪眼洒天涯。

姑苏云鹤兄属题画兰

钱之江

翳其性之慎独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专于南服兮,不与春荣相逐兮。

眇幽怀之谁陈兮,江离杜若与邻兮。湘累之佩可纫兮,或全我之天真兮。

木兰花慢 庆翰长八十

胡祗*

应飞熊佳兆,年共德,两俱高。论少日才名,遐龄劲节,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笔端、云海□风涛。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齐入钧陶。笑将经济让儿曹。万事一秋毫。享内相尊荣,金莲画烛,宫锦朝袍。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好为升平强健,宾从东岱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