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维的诗 >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唐代]:王维

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处稀疏冷落的山峦,在船里向远处观赏。

从长江上游出发的时候,军乐队奏乐送行,乐声晌彻整个秋空。

大地辽阔,古城长满了野草,天上的月亮很明亮,江中的寒潮很大。

按时祭祀报答神明所降福泽,并且解渔网放生。

向哪里寄托相思之情呢?南风很大,船行驶得又很快。

注释

宇文太守:此人不详。太守,官名,一郡之长官。秦时称郡守,自汉时称太守。

赴:这里是赴任的意思。

宣城:据《唐书·地理志》载:“江南西道有宣州宣城郡。”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寥落:稀少、冷落。

迢遥:遥远。

赏:欣赏。

铙(náo)吹:军乐队奏乐。铙,古代军中的乐器,象铃铛,有柄,但没有中间的锤。吹,管乐。

秋空:秋季的天空。

清响:清越的音响。

地迥(jiǒng):大地辽阔,辽远。

芜:长满野革,荒芜。

寒潮:带有寒意的潮水。

广:大。

赛神:旧时祭祀酬报神恩,这是一种迷信活动。

敬亭:敬亭山,在宣城北,山上有庙,庙里的神叫梓华府君。

解:解开。

罟(gǔ)师:渔夫,打鱼的人。罟,捕鱼的网。

寄:寄托。

吹五两:古代以风力足以鼓动起船帆为吹五两。五两,由鸡毛做成的重五两的觇测风力之物,系在船尾以候风。

参考资料:

1、张风波.王维诗百首: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03月:37-38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创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初,王维时任殿中侍御史,奉命由长安出发“知南选”,其时途径襄阳,写了《汉江临泛》、《哭孟浩然》等诗,南进经夏口又写了这首五古《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和《送康太守》、《送封太守》等诗。这首诗是沿着船行进的路线来写的。

参考资料:

1、吕来好编著.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60-61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 王维的诗(353篇)

猜你喜欢

送祖道师赴长江

宋代王灼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

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

题李卫公待渡图

清代李锴

太原公子方隶军,药师却渡黄河津。津头萧萧风雪暮,亦是寻常行路人。

惊龙怒虎易形似,难画英雄当此际。常山太华隐欲动,千尺光芒垂至地。

炮局杂诗 其五

周作人

一夜寒灯十首诗,若中作乐有谁知。而今木屋飕飕冷,正是无忧无虑时。

赠诗奚黄懿卿谑来献

明代邓云霄

书记翩翩清且嘉,偶携龙剑事张华。行吟常负囊中锦,同梦曾偷笔里花。

白社径堪呼小友,青云犹许附名家。主人最是怜才者,岂似方回浪自誇?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六

宋代释祖钦

禅,树止叫喧喧。道,门前风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

笑什么,等闲拾得一颗苏州梨,看来却是青州枣。

摘芳词·莺声寂太平时

宋一鸿

良夜迢迢低玉绳,望双星。罗衣偷卸若为情,细叮咛。

拗住银钩红烛背,悄无声。是何意态意怦怦。问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