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杨果的诗 > 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元代]:杨果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轻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上升起的烟雾弥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兰舟的船榜上低唱,曾记得我们在若耶溪畔相遇。隔着乘风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云天也只是白白地失望、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情思却像藕丝那样长。

采莲女唱着采莲歌,荡着轻舟缓缓地行进在柳外,夜晚惊到别人鸳鸯梦,那有如何,有人独自到江边的楼上睡觉,伤心不要唱南朝的旧曲,思亲、亡国的眼泪止不住流淌。

注释

烟水:指水上升起的如烟雾气。

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兰舟:兰林木做的船。后用作对船的美称。

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于此浣沙,又名“浣沙溪”。

三湘:湖南漓湘、蒸湘、潇湘三水的合称。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带。

惆怅:失望伤感。

丝:谐为“思”。

和:应和;跟着唱。

轻舟:小船。

江楼:江边的楼台。

卧:睡倒,躺或趴

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乐府曲《玉树后庭花》。

司马泪痕:指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思亲之泪,亡国之痛。

参考资料:

1、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上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7页

2、白寿彝、启功等.文史英华-散曲卷:湖南出版社,1993年

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创作背景

  杨果是元代早期散曲作家,早期在金朝为官,金朝灭亡后在元朝做官,官越做越大,心情越来越好,曲中表现的情绪也越来越愉悦,这首曲就是在元朝为官时期的作品,大约创作于公元1260年。

参考资料:

1、李诚主编.《国学小百科书系 元曲小百科 》:巴蜀书社,2013年:33页

杨果简介

唐代·杨果的简介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庆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花柳芳妍”。

...〔 ► 杨果的诗(7篇)

猜你喜欢

陈五主

明代郭之奇

可怜巴马蔽黄尘,夷凶剪乱遂为陈。已知同泰终危国,何事庄严又舍身。

始兴王子兴劳苦,刺闺投石夜频频。妄希泰伯为三让,错认姬公乃世臣。

病中惊雨起作二首 其二

卢青山

衾中起卧两惶惶,奈汝羁怀不可降。收作梦魂才一点,散于夜色复千方。

遥思矮屋空山里,旧有斜窗断烛光。今夜此光驰万里,迢迢来照鬓髯长。

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

刘摰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越裳献白翟(一作丁仙芝诗)

唐代孙昌胤

圣哲符休运,伊皋列上台。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莫猜。甘从上苑里,饮啄自裴回。

江上送吴殿麟定还歙

清代姚鼐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尔江南山万盘。青天落日如相忆,更倚莲花峰上看。

蔡尚书挽词二首

宋代叶适

总角都鳌头,老生基伏膺。

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