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宋代]:苏轼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此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

注释

慵(yōng):懒。

残红:指凋残的花,落花。

幕:这里指窗帷。

鬓鬅(bìn péng):蓬松,指头发松散的样子。

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来画眉。

愁媒:引起悉愁情的媒介。这里指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

消遣:消解,排遣。

系绊:这里是“维系”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寄托、有着落”。

杨花:指柳絮,是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管:照管。

参考资料:

1、朱德才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 1: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2:第289页

2、王思宇.苏轼诗词集:巴蜀出版社,1996年

3、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186页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创作背景

  《蝶恋花》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是时,东坡31岁,丧妻九个月。为抒发思妻之幽情,作此词以怀念之。

参考资料:

1、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87页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其一

清代吴铭道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

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小游仙(十首)

明代桑悦

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

汤谷萧萧万竿竹,裁书少昊借秋声。

鹧鸪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

傅义

杜宇催人快繫风,羲娥行色太匆匆。纵非看得韶光贱,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渐老,叶方浓。绿荫犹肯护馀红。白头喜与青春侣,尽揽芳菲入梦中。

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

宋代袁说友

周这士也贵,如圭璧璠璵。

东陕与南土,出入本裕如。

喜雨二章

唐代邓肃

暘虫赫赫欲流金,夹岸垂杨失翠阴。

已恐人间被汤旱,谁从天上作商霖。

华阴二莲歌 其四

清代屈大均

万仞莲花挂碧天,飞来苍翠玉楼前。美人双倚仙人掌,舞袖回风绝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