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吕不韦 撰的诗 >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

[]:吕不韦 撰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人有亡斧者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山沟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之后有一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的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注释

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猜想。

谷:山谷,地窑。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无为而不窃斧也: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他日:另一天。

复:再,又。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行动:走路的姿势。

颜色:表情。

人有亡斧者鉴赏

  《人有亡斧者》讲述的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原来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

  不要随便猜疑别人。

吕不韦 撰简介

唐代·吕不韦 撰的简介

...〔 ► 吕不韦 撰的诗(4篇)

猜你喜欢

金陵客夜

明代王恭

官槐夹道暮鸦鸣,匹马那堪客帝京。红烛夜窗千里梦,青山明月异乡情。

白门寺里霜钟断,金水桥头晓漏清。陌上相逢空借问,几人争识马周名。

请告不允时陪巡长沙岁近除矣

黄公辅

去腊此时逐武冈,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归杨柳,犹觉寒风透客裳。

白发岂牵三尺绶,青山频结九回肠。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乡心度夕阳。

题深省庵

宋代蒲寿宬

结草为庵寄一枝,钟鱼聊复事清规。

野蔬入供无人识,古柏为香有佛知。

杂兴

宋代陆游

扁舟夜载石帆月,双屦晓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办此,不须身将渡辽军。

白菊 其四

陈肇兴

铜瓶纸帐镇相宜,一种清寒世少知。得气本来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缟袂霜千朵,散尽黄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处,白描还要性灵诗。

珍禽亭

唐代胡宿

仁人坐高斋,忘机宅真粹。鱼鸟沐馀恩,树石蒙善气。

珍哉岛上禽,托身良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