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子昂的诗 > 晚次乐乡县

晚次乐乡县

[唐代]: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晚次乐乡县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故乡已经遥远的看不到边际,太阳西垂暮色来临时,我一个人在征途。

这里的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乡,一个人走的道路终于进入边远的小城。

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

为何此时心中充满无限惆怅,只听见猿猴在夜色里的鸣叫。

注释

次:停留。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

杳(yǎo):遥远。际:边。

日暮:太阳将落山之时。孤征:独自在旅途。孤,单独。征,征途。

川原:山川原野。迷旧国;迷失了故乡。迷,迷失。旧国,故乡。

边城:边远的小城。

“野戍(shù)”句: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荒烟,荒野的烟雾。断,断绝,停止。

平:此处指景象没有变化,模糊一片。

如何:为何,为什么。恨:惆怅之意。

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参考资料:

1、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9-40

晚次乐乡县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调露年间(679-681)。从诗中所写情况看来,此篇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参考资料:

1、陈志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7-49

陈子昂简介

唐代·陈子昂的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 陈子昂的诗(167篇)

猜你喜欢

相思引 其二

宋代袁去华

晓鉴燕脂拂紫绵。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三高祠

宋代姜夔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和蔡君谟阁前紫柏

唐代胡宿

秀植登中禁,灵根记大方。纤枝乘十雨,劲节誓千霜。

云干仍稠直,烟华稍郁苍。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玄烨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近有谢师厚寄襄阳柑子乃吴人所谓绿橘耳今王

宋代梅尧臣

荆州持大橘,亦自名黄柑。

忽得洞庭美,气味何可参。

古风二首 其一

宋代周紫芝

夜梦乘轻舟,挂席浮天池。天池亦何有,涛澜靡津涯。

中有三神山,楼观何巍巍。晶荧白玉阙,彩错黄金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