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姜夔的诗 >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代]: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 ,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注释

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参考资料:

1、贺新辉等.宋词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9月:887-889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创作背景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词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已近七十高龄,这是他被一位妇女的的身世所感动而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贺新辉等.宋词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9月:887-889

姜夔简介

唐代·姜夔的简介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 姜夔的诗(297篇)

猜你喜欢

苕雪与觉先弟先后寄菊数十种日涉小园聊复成咏 其四

陈曾寿

亦有高秀姿,亭亭满月相。得霜乃清严,禁雨不悽怆。

空室了无悦,得意千载上。龙章虽隽烈,天黥偶遗忘。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

唐代白居易

夜深草诏罢,霜月凄凛凛。欲卧暖残杯,灯前相对饮。
连铺青缣被,封置通中枕。仿佛百馀宵,与君同此寝。

阴晦中忽见华山

金朝冯璧

吏部能开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宫春。莲峰清晓忽自献,二公何人予何人。

红棉寺次韵

清代潭溥

载酒茱萸合,寻山粤秀开。海光浮地出,秋气并云来。

烽火连边徼,艰危忆将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满蒿莱。

次韵唐彦英留题学舍

宋代李若水

篆壁蜗涎细,织檐蛛网圆。

小轩幽梦破,竹露湿茶因。

为吏部师尚书题画 其五 竹鹤

金幼孜

养就丹砂雪作团,终朝俛啄近琅玕。三山碧海休归去,好向瑶池弄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