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仲殊的诗 > 诉衷情·宝月山作

诉衷情·宝月山作

[宋代]:仲殊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诉衷情·宝月山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波门外和风吹拂,掀动着人的衣带,杨花纷飞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边花树上群莺乱啼。

寺院清幽,帘帐低垂,刚乘着夜色把家回。钟声已经响过,篆香刚刚点起,月光正照在院门前。

注释

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本为情词,后作一般抒情用。后人又更名《桃花水》、《画楼空》、《步花间》、《偶相逢》、《试周郎》等。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六平韵。另有《诉衷情令》,四十四字,双调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宝月山:在杭州城外,与清波门相近。

清波门: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为游赏佳处。拥轻衣:指穿着薄薄的春装。

杨花:即柳絮。

帘帏(wéi):即帘帐。

钟声:撞钟击鼓,为佛门早晚必行的功课。

篆(zhuàn)香:状似篆文字形的盘香。

参考资料:

1、款款编著 .词三百 :学苑出版社 ,1995 :143 .

2、周笃文选注 .宋百家词选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70-71 .

3、杨鼎夫主编 .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一年级 下册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54 .

诉衷情·宝月山作创作背景

  此词是一首暮春即兴之作,当时仲殊在杭州吴山上的宝月寺为僧。

参考资料:

1、顾易生,徐培均,袁震宇主编 .宋词精华 :巴蜀书社 ,1995 :271-212 .

2、于绍卿选注 .此身天地一浮萍:纪游词品珍 :东方出版社 ,1995年 :41-42 .

仲殊简介

唐代·仲殊的简介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 仲殊的诗(84篇)

猜你喜欢

运禅人求偈

释德洪

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翛然无事僧,来此时枕臂。

无求即无忧,有身还有累。永怀彭尊宿,一席曾遁世。

莫贪婪

明代唐寅

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君何不烧自家用,何必苦心送给人。

词变 长相思 其十九 变回本调

丁澎

秋复秋。愁倍愁。为却多情说尽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尽说情多却为愁。倍愁秋复秋。

东行口占 其三

清代陈梦雷

风尘三载羽书驰,填海曾闻精卫悲。岂意上官专草稿,翻令巷伯叹南箕。

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行矣帝乡犹未远,还胜凝碧望阍时。

水调歌头 姑苏台

宋代张镃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辨水

清代牛焘

君不见,东坡调水传佳话,全凭清浊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诗骨清人肺。

又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石水斗泥资灌溉。有时汲之供烹啜,不闻饮者比沆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