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魏晋]:陶渊明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平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注释

下潠(xùn):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获:收获。

依:依靠。稼穑(sè):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戮(lǜ)力:尽力。东林隈(wēi):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

春作:春耕。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眷:顾念,关注。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寄声:托人带口信。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谐:和合。

饥者:渊明自称。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扬揖(jí):举桨,即划船。泛:浮行,指泛舟。清壑(hè):清澈的山间溪流。壑:山沟。

郁郁:一作“嚼嚼(jiào,洁白貌)。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闲且哀:悠缓而凄凉。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晨开:指天明。

曰:语助词,无意义。此:指农业劳动。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三四:即十二。星火:即火星。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

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事:指农耕之事。云:语助词,无意义。乖:违背,违弃。

聊:姑且。栖:居住,指隐居。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及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122-123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是诗人在田舍中收获时所作,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

参考资料:

1、王瑶 编注.陶渊明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20

2、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6-128

陶渊明简介

唐代·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 陶渊明的诗(216篇)

猜你喜欢

怪石歌

陆初望

鄱阳湖边停短桡,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画难为描。

饥鹰侧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窥云坳。立者如鹤伏者猱,涧边卧者如潜蛟。

清代孙元衡

闽人虚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风。千里霞光当日暮,一痕虹影在天东。

尧忧不离耕桑事,禹贡难忘战伐功。绠短汲深增百虑,那因妻子念途穷。

易元吉画猿

刘摰

槲林秋叶青玉繁,枝间倒挂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匀腻舒玄云。

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啸生壁间。

感阿富汗近况

近现代伯昏子

莫恃昆仑峻,闲观高附兵。萧墙荆簇满,卧榻虎横行。

白骨撑星帜,烟荒隔汉营。固疆能不慎,奇计待陈平。

奉题对庐文集二首 其二

陈永正

雄奇清婉发英华,岭表风流擅一家。诗寿千春文寿世,此生原不负名花。

凤衔杯 咏秦羽阳宫瓦

近现代溥儒

羽阳宫殿悲何处。彩云萧史同朝暮。霸业久随尘,问咸阳、可怜焦土。

祗河岳,还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