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唐代]:杜甫
寒城朝烟澹,山谷落叶赤。阴风千里来,吹汝江上宅。
鹍鸡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哀哀失木狖,矫矫避弓翮。亦知故乡乐,未敢思夙昔。
昔在凤翔都,共通金闺籍。天子犹蒙尘,东郊暗长戟。
兵家忌间谍,此辈常接迹。台中领举劾,君必慎剖析。
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
仲尼甘旅人,向子识损益。朝廷非不知,闭口休叹息。
余时忝诤臣,丹陛实咫尺。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
行迈心多违,出门无与适。于公负明义,惆怅头更白。
寒城朝煙澹,山谷落葉赤。陰風千裡來,吹汝江上宅。
鹍雞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問持斧翁,幾年長沙客。
哀哀失木狖,矯矯避弓翮。亦知故鄉樂,未敢思夙昔。
昔在鳳翔都,共通金閨籍。天子猶蒙塵,東郊暗長戟。
兵家忌間諜,此輩常接迹。台中領舉劾,君必慎剖析。
不忍殺無辜,所以分白黑。上官權許與,失意見遷斥。
仲尼甘旅人,向子識損益。朝廷非不知,閉口休歎息。
餘時忝诤臣,丹陛實咫尺。相看受狼狽,至死難塞責。
行邁心多違,出門無與适。于公負明義,惆怅頭更白。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
元代:
张翥
西风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绕石坛。上国山河天广大,仙家楼观夜高寒。
似闻玉杵鸣玄兔,疑有瑶笙下翠鸾。只把酒杯供醉赏,不知零露满金盘。
西風吹月出雲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鸾。隻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明代:
陈曰昌
人多物外役,而我独无营。浩浩复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壮心淹老成。园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人多物外役,而我獨無營。浩浩複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壯心淹老成。園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宋代:
吕陶
挂冠归后爱林泉,择地为亭欲看山。清画绝无尘坌到,白云常与性情閒。
诗书教子雍容外,琴酒娱宾笑傲间。堂构不隳门有庆,綵衣终约锦衣还。
挂冠歸後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雲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笔,章台妾倚栏。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台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明代:
王世贞
猎猎峰旗空际磨,千山草木见还无。天策府中玄甲队,淮南节下黑云都。
獵獵峰旗空際磨,千山草木見還無。天策府中玄甲隊,淮南節下黑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