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牧的诗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译文及注释

译文

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

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注释

泥融:泥泞。

行(xíng)人:裴坦,字知进,进士及第,任宣州观察府判官,诗人故旧至交。

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佛国仙城”之称。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因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清弋(yì)江:即青弋江,在安徽省宣城县西,长江下游支流。

的的(dídí):鲜明的样子,这里形容心情舒畅。

悬旆(pèi):挂在空中的旗帜,这里形容心情空虚。

故国:故乡,指长安。

参考资料:

1、张学文主编.《历代送别诗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04:105-106

2、陈伯海编.《唐诗汇评 下》.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05. :2357-2358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创作背景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作于开成四年(839年)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杜牧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去,杜牧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参考资料:

1、陈光著.《杜牧诗赏》.北京:线装书局, 2007.04:49-50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诗(438篇)

猜你喜欢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晓起雪积寸许,因赋

清代樊增祥

雁不堪闻,鸡还无用。五更风里银釭冻。纸窗犹道月光明,罗衾祇觉春寒重。

玉树朝新,雕轮晓动。马蹄踏破琼瑶巷。江南已是牡丹时,并门尚作梨花梦。

山中吟

明代霍与瑕

二月多烟三月风,山花多是满冈红。一囊收取春光尽,付与奚奴寄大同。

黄待制病中以诗寄之

宋代释宝昙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寻。

自是万金医国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其三

宋代宋庠

平日开黄阁,兹辰奠素旗。留侯尝辟谷,岩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导翣迟。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中岩封崇寺

宋代冯山

万竹林间一径升,满岩金碧静香灯。飞泉散乱垂千尺,危阁攲斜拥数层。

雨气或从檐际落,风光时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读,合眼煎茶问老僧。

艳曲十首 其十

明代胡应麟

渌水荡涟漪,江南日暮时。吴姬木兰棹,越女竹枝词。

恼杀横塘下,纷纷轻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