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佚名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还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对面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小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利落啊!

对面这位大哥身材长得好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公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本领高!

对面这位大哥体魄好健壮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匹狡猾狼,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

注释

还(xuán):轻捷貌。

峱(náo):齐国山名,在今山东淄博东。

从:逐。肩:借为“豜(jiān)”,大兽。《毛传》:“兽三岁为肩,四岁为特。”

揖:作揖,古礼节。儇(xuān):轻快便捷。

茂:美,指善猎。

牡:公兽。

昌:指强有力。

臧(zāng):善,好。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89-190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88-190

还创作背景

  旧说中《毛诗序》以为诗旨是刺齐哀公(周夷王时代人)迷恋打猎,致使齐国好猎成风,荒废政治,朱熹《诗集传》虽谓此诗“以便捷轻利相称誉”,但又有刺“其俗之不美”的看法。今人一般不取这些旧说,认为旧说系比附,从此诗中看不出有“刺”的意味。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89-190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88-190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

南北朝沈约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登天安门城楼

近现代陈仁德

挥手凭栏意气横,狂飙浩荡扫神京。只今惟有寒鸦噪,曾伴楼头万岁声。

恋情深·滴滴铜壶寒漏咽

唐代毛文锡

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宴余香殿会鸳衾,荡春心。

真珠帘下晓光侵,莺语隔琼林。宝帐欲开慵起,恋情深。

蔎林劝予移居于杭雪舫檗斋二使君亦云然而瓯亭和之独堇浦有以知予之难于迁也

唐代全祖望

此间良足乐,思蜀还瞿然。既恋善和书,亦念原氏阡。

以兹几踌踷,孤负卜居萹。我家旧吟社,近在孤山前。

自述

明代唐顺之

祗为抽簪早,归来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犹是饭牛身。

负郭无新业,灌园有旧邻。矶边独钓客,陇上偶耕人。

海上行

清代顾炎武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