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小雅·渐渐之石

小雅·渐渐之石

[两汉]:佚名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小雅·渐渐之石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峰险峻层岩峭,高高上耸入云霄。山重重来水迢迢,日夜行军多辛劳。将帅士兵去东征,赶路不论夕或朝。

山峰险峻层岩险,高峻陡峭难登攀。山川逶迤又遥远,不知何时到终点。将帅士兵去东征,一直向前不顾险。

白蹄子的大小猪,成群涉水踏波过。月亮靠近天毕星,大雨滂沱汇成河。将帅士兵去东征,其他事情无暇做。

注释

渐(chán)渐:借为“巉(chán)巉”,险峭的样子。

维其:犹“何其”。

劳:劳苦。一说读为“辽”,指辽远。

武人:指东征将士。

皇:同“遑”,闲暇。朝(zhāo):早上。

卒(cuì):借为“崒”,高峻而危险貌。

曷(hé)其没:言何时是个尽头。曷,何。没,尽。

出:出险。朱熹《诗集传):“谓但知深入不暇谋出也。”

蹢(dí):蹄子。

烝(zhēng):众多。一说“进”。

离:借作“丽”,依附,此指靠近。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叫“天毕”。

俾(bǐ):使。滂(pāng)沱(tuó):大雨貌。

不皇他:无暇顾及其他。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70-572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10-512

小雅·渐渐之石创作背景

  该诗记述的是军士东征途中的劳苦之情。《毛诗序》认为“《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将率东征,役久病于外,故作是诗也”。朱熹说:“将帅出征,经历险远,不堪劳苦而作此诗也。”这一说法颇有代表性。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70-572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10-512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枯鱼过河泣

明代于慎行

福集岂无端,祸臻亮有由。枯鱼过河泣,悔从鲸鳄游。

扬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涛作风雨,喷浪成山丘。

滕县

明代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灯夕迎紫姑神

宋代张玉娘

淑气回春雪渐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万点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晓风。

烛影晕迷光绰约,帘环声彻佩玲珑。不妨鸟篆留仙迹,凤辇殷勤出紫宫。

满江红 其一 庆云刘氏妇回生纪事,代星谋

清代吴重憙

谁酿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长埋枯骨。

白刃截开儿女泪,红闺溅尽英雄血。痛女贞、一木本难支,甘摧折。

题喻弥陀接待院

宋代释宝昙

作成宝钵梅花供,带得金池莲叶香。

百亿万僧同一饱,弥陀接待胜诸方。

客湖上

宋代顾禧

对酒拂吴钩,光随湖水流。

碧寻堤上草,红落竹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