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维的诗 > 青溪

青溪

[唐代]: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磐石一作:盘石)

青溪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

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素:一向。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已:结束。

参考资料:

1、沙灵娜译.唐诗三百首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9-20

2、方笑一评注.唐诗三百首品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6-17

青溪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一说此诗作于王维入蜀途中。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参考资料:

1、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3

2、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7-138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 王维的诗(353篇)

猜你喜欢

咏物二十四首

清代周凯

胎生闻说有鲨鱼,多少鲲鲕出尾闾。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月夜泊石牛

清代金居敬

人静黄昏后,扁舟泊石牛。乱虫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乡心远,诗分客路忧。姮娥流素影,伴我住滩头。

谢乌鹊

宋代刘宰

朝来不成寐,啼鸟绕西东。

似欲砭我愚,无虞终有凶。

用伯初韵再和一篇请子温户曹同赋

宋代张扩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靓妆无数招不应,曾与先生护名节。

即今湖上荆棘满,谁见穿林度飞雪。道傍数本忽照眼,所喜风流未中绝。

古城田

明代殷奎

仆子中夜起,将牛耕古城。古城古人筑,古城今人耕。

古人谁复在,古城今人平。黄蒿上莽苍,白骨下纵横。

劝石集贤饮

宋代刘筠

豪家抱瓮擅风流,更燎薰炉白雪楼。

鲁笔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