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罗隐的诗 > 登夏州城楼

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登夏州城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独自一人倚偎高楼怅然远望,无限寒意的边城戍旗飘扬猎猎生风。

万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这土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戍边英雄为国献身捐躯。

边疆的愁苦不忍心去倾听,以往的事情不堪去询问。

最好脱掉文人的帽子去当一个武官,拿起武器去保卫国土立功边疆。

注释

夏州:即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北魏置夏州,唐为朔方节度使所辖。又名榆林,城在无定河支流清水东岸;紧倚长城,向来以险隘著称。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

猎猎:风声。

戍(shù)旗:要塞戍之旗。

危楼:高楼。

唐土地:指包括夏州在内的唐朝广阔国土。

千古魂魄(pò)晋英雄:晋朝时期,北方大乱,五胡乱华,先后建有十六国,其中匈奴人、大夏世祖赫连勃勃,就是夏州城建城之人(当时叫做统万城)。大夏建国后,晋朝和大夏国的赫连勃勃作战于统万城,边塞战士死伤阵亡极多。

离心:别离之情。

边马:边塞地区的马。

塞鸿(hóng):边塞的大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边塞鸿雁可以寄书,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

儒冠:儒生戴的帽子,表明他们的身份,但不一定有特定社会地位。

校尉:武职名。隋唐为武教官,位次将军。

六钧(jūn)弓: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之一,一钧相当于三十斤,六钧即拉力一百八十斤,用来比喻强弓。

参考资料:

1、萧少卿编著.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110

2、赵丽云主编.青少年古诗助读: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4月:66

登夏州城楼创作背景

  诗人曾登边城夏州城楼,看到战乱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心中无限调怅,并由所见的唐代万里河山追念到晋代将士为国捐躯的赦身精神,不由得心潮激荡,作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杨道诚,韩清显主编.中国诗词名篇类编赏析:修身养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01:110

罗隐简介

唐代·罗隐的简介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 罗隐的诗(384篇)

猜你喜欢

日暮

清代夏曾佑

日暮江逾阔,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鸟,远浦挽船歌。

万物艰辛里,劳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送汤倅二首

宋代虞俦

别乘词锋不费磨,江山得助想经过。

离情柳色长亭暮,愁绪梅腮细雨多。

挽闲闲真人父司徒

宋代陆文圭

堂堂遗一老,五福寿而康。

系出安仁谰,身居荣禄乡。

题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

明代陆深

海上会看云,飘飘迥不群。扶桑红日近,锦绣总成纹。

奈我

宋代晁说之

柰我所安何,无烦问所过。

潮声云外散,花色醉中多。

与员外黄观澜李彦章试士西掖

明代陶安

王业兴家国,人才荐庙堂。风帘留晷刻,冰鉴照毫芒。

列坐清仪肃,终篇耿论昌。愿言登用者,一一是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