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韩愈的诗 > 雉带箭

雉带箭

[唐代]: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雉带箭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原野上火光冲天 ,火势盛大,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又吓得急忙躲藏起来。

将军想当众表演自己的神功巧技,故而,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劲弓,却并不轻易发箭。

野雉受惊而飞,蓄满待发的弓箭也同时射出,野雉应声而中。

那只受伤的野雉带着箭冲着人高高地飞起,一番挣扎之后,终于精疲力尽,染血的羽毛和雪亮的箭镞随着倾斜而下。

将军仰天大笑,把射中的有着五色羽毛野雉挂在马前,随行军吏都来向他祝贺。

注释

火:猎火。

鹰:猎鹰。出复没:一本作“伏欲没”。

盘马:骑马盘旋不进。

“地形”二句:描绘狩猎的过程,用曹植《七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句意。

翎:箭羽。镞(zú):箭头。

五色:雉的羽毛。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6-307

雉带箭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州。原题下有注:“此愈佐张仆射于徐从猎而作也。”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韩愈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幕中。是年秋,被辟为节度推官。此诗写他随从张建封射猎的情景。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35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6-307

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84-785

韩愈简介

唐代·韩愈的简介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韩愈的诗(357篇)

猜你喜欢

寄卢进斋

宋代顾逢

酒边无日不团栾,独冷斋中忆旧欢。

窗外一株红杏树,三年不得与君看。

山中吟

明代霍与瑕

二月多烟三月风,山花多是满冈红。一囊收取春光尽,付与奚奴寄大同。

阅见一十首 其三

金朝边元鼎

凤纸衔封玉镜台,绣鸾传记已相猜。倾城笑脸千金样,莫对閒人一例开。

答杨银台实夫

明代周伦

华省得高彦,道谊端可即。暌违苦炎热,书记每相忆。

因拟翠微寺,侵晨计登陟。适我绊公事,跻马复停勒。

送宽堂赴南外判宗

宋代释居简

教欲明南国,无如小召公。埙篪后先奏,鲁卫古今同。

特操银潢远,清班玉笋空。洛阳潮雪外,脚脚是华风。

次韵解安卿石假山

元代程钜夫

夜瞻光怪昼生辉,数尺嵌岩旧见稀。欲献楚王忧刖足,怕逢织女误支机。

斜当明月偏宜照,近逼红尘不敢飞。中庆堂中蓬岛客,相看不觉恋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