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三日雪
[宋代]:苏辙
南方霜露多,虽寒雪不作。
北归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麦敢嫌薄。
今年陈宋灾,水旱更为虐。
闭籴斯不仁,逐熟自难却。
饥寒虽吾患,尚可省盐酪。
飞蝗昨过野,遗种遍陂泺。
春阳百日至,闹若蚕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尽鱼跃。
美哉丰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儿具樽酒,对妇同一酌。
误认屋瓦鸣,更愿闻雪脚。
南方霜露多,雖寒雪不作。
北歸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麥敢嫌薄。
今年陳宋災,水旱更為虐。
閉籴斯不仁,逐熟自難卻。
饑寒雖吾患,尚可省鹽酪。
飛蝗昨過野,遺種遍陂泺。
春陽百日至,鬧若蠶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盡魚躍。
美哉豐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兒具樽酒,對婦同一酌。
誤認屋瓦鳴,更願聞雪腳。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元代:
张昱
祢衡轻狡人,况以才自负。将赴渔阳挝,侮人还自侮。
曹公岂容物,嫁恶与黄祖。值兹劻勷际,焉用鹦鹉赋?
祢衡輕狡人,況以才自負。将赴漁陽撾,侮人還自侮。
曹公豈容物,嫁惡與黃祖。值茲劻勷際,焉用鹦鹉賦?
唐代:
徐夤
暖气飘蘋末,冻痕销水中。扇冰初觉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万里通。岸分天影阔,色照日光融。
波起轻摇绿,鳞游乍跃红。殷勤排弱羽,飞翥趁和风。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裡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遊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明代:
卢楠
宓子弹琴日,山涛谪宦时。泽梁施禁网,鳏寡遂恩私。
未识洪钧妙,应沾造物奇。周南王化远,终不负螽斯。
宓子彈琴日,山濤谪宦時。澤梁施禁網,鳏寡遂恩私。
未識洪鈞妙,應沾造物奇。周南王化遠,終不負螽斯。
唐代:
杜甫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窦侍禦,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鲠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
宋代:
释道潜
江南梅子已生仁,京国桃花始放春。气候不齐虽可恨,一枝犹得见墙闉。
江南梅子已生仁,京國桃花始放春。氣候不齊雖可恨,一枝猶得見牆闉。
清代:
赵我佩
潇湘一桁帘波隐。帘外西风紧。惜花人瘦不禁秋。料得秋花先要、替侬愁。
红蕤枕倚钗声坠。欲醒还成醉。梦回绡帐月初昏。忍见芙蓉巾上、旧啼痕。
潇湘一桁簾波隐。簾外西風緊。惜花人瘦不禁秋。料得秋花先要、替侬愁。
紅蕤枕倚钗聲墜。欲醒還成醉。夢回绡帳月初昏。忍見芙蓉巾上、舊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