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宋代]:沈辽
三年潇湘客,不厌潇湘游。二水相会处,下有白蘋洲。
洲上多美竹,出没清浅流。森森百顷青,玉簳长与修烟浮。
岁久无人采,往往半折古岸头。坡陁上下不知际,直接九疑千古愁。
当时古人相会处,至今作亭在林幽。最爱苦雨时,吾尝棹轻舟。
乐与渔人相往返,其意岂在网与钩。由来古人能放达,何必傲王侯。
洛阳公子有佳致,落笔直与造化侔。方拿抨图止数尺,写出潇湘千里秋。
南山老夫谢世故,一榻静卧如浮沤。遣使持书远相示,欲与老夫醒病眸。
老夫困瘁不知报,世上谁为王子猷。
三年潇湘客,不厭潇湘遊。二水相會處,下有白蘋洲。
洲上多美竹,出沒清淺流。森森百頃青,玉簳長與修煙浮。
歲久無人采,往往半折古岸頭。坡陁上下不知際,直接九疑千古愁。
當時古人相會處,至今作亭在林幽。最愛苦雨時,吾嘗棹輕舟。
樂與漁人相往返,其意豈在網與鈎。由來古人能放達,何必傲王侯。
洛陽公子有佳緻,落筆直與造化侔。方拿抨圖止數尺,寫出潇湘千裡秋。
南山老夫謝世故,一榻靜卧如浮漚。遣使持書遠相示,欲與老夫醒病眸。
老夫困瘁不知報,世上誰為王子猷。
唐代·沈辽的简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 沈辽的诗(292篇) 〕
近现代:
刘咸荥
何处桃源可问津,我生应叹不逢辰。八年风雨摇中国,一席冠裳夺外人。
民滴残膏犹有泪,天沉杀气久无春。葩经读罢阋墙句,四顾茫茫一怆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阋牆句,四顧茫茫一怆神。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明代:
吴琏
儿孙生计薄,辟地种杉松。伐树深劳念,诛茅亦费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踪。直待成梁栋,时方记老翁。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
宋代:
陈渊
青山如伟人,可望不可制。屹然瞰碧流,龙翔虎豹视。
春风何时来,草木舞深翠。禽鸟暖相依,飞鸣得真意。
青山如偉人,可望不可制。屹然瞰碧流,龍翔虎豹視。
春風何時來,草木舞深翠。禽鳥暖相依,飛鳴得真意。
宋代:
邓剡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敧侧。恨风沙、吹透汉宫衣,馀香歇。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誰信道、鹿銜花去,浪翻鳌阙。
眉鎖嬌娥山宛轉,髻梳堕馬雲敧側。恨風沙、吹透漢宮衣,馀香歇。
两汉:
佚名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
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為慚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錦衾。
且學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動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