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

词语解释
声讨[ shēng tǎo ]
⒈ 公开谴责,用语言文字讨伐。
例声讨敌人罪行。
英denounce; condemn;
引证解释
⒈ 谴责罪行,加以讨伐。
引《清史稿·安和亲王岳乐传》:“以 三桂 悖逆反覆,将募兵声讨, 三桂 死,乃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次年三月,北府兵将领 刘裕、刘毅、何无忌 等从 京口、广陵 起兵,声讨 桓玄。”
⒉ 指公开谴责(敌人的罪行)。
引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朱元璋 竟然站在他所反对的 元 朝政府立场声讨敌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 朱元璋 这一方面实在举不出 张士诚 什么罪状。”
国语辞典
声讨[ shēng tǎo ]
⒈ 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
例如:「声讨叛逆」。
分字解释
※ "声讨"的意思解释、声讨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实每个女人都渴望有一个像狐狸精一样的脸庞,虽然她们表面上声讨狐狸精,但其实内心里,都渴望像狐狸精一样,妩媚!漂亮!
2.国人虽然怕事,但有个规矩是只要有人打头,正义感便开始泛滥,于是派出所里开始响起一大片叽叽喳喳的声讨之声,当然,群雌粥粥尔。
3.1976年3、4月间爆发了旨在悼念周*来,拥护邓*平,声讨“四人帮”的“四五运动”。
4., 他们在大会中,义愤填膺地声讨敌人。
5., 他们在大会中,义愤填膺地声讨敌人。
6.斗争会上,群众纷纷上台声讨这个杀人如麻的土匪头子,强烈要求人民政府判处他死刑,立即枪毙。
7.恐惧不是唯一的情绪,愤怒、痛心、悲悯,这一次,在不同事件上抱持不同态度的人走到了一起,为遇难者哀悼祈愿,大力声讨暴力恐怖行为。
相关词语
- qiǎo wú shēng xī悄无声息
 - wú shēng yuè无声乐
 - shēng yàn声焰
 - shēng wén声闻
 - shēng mén声门
 - gē shēng歌声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众口同声
 - dī shēng xià qì低声下气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声不响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动声色
 - tǎo lùn讨论
 - huì shēng huì yǐng绘声绘影
 - gāo shēng高声
 - zhī zhī shēng吱吱声
 - shēng zhàng声障
 - hǎo shēng hǎo qì好声好气
 - huà shēng化声
 - wú shēng huà无声画
 - wū wū shēng呜呜声
 - shēng yuān声寃
 - yìng shēng应声
 - jiāo shēng娇声
 - nán shēng男声
 - qīng shēng轻声
 - shēng bō声波
 - hǒu shēng吼声
 - tǎo dǎ chī讨打吃
 - zòng shēng纵声
 - hān shēng鼾声
 - shī shēng失声
 - shēng pín声频
 - shēng guāng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