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

词语解释
四皓[ sì hào ]
⒈ 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⒉ 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
⒊ 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指 秦 末隐居 商山 的 东园公、甪里先生 (甪,一作角)、 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 商山 四皓。 高祖 召,不应。后 高祖 欲废太子, 吕后 用 张良 计,迎四皓,使辅太子, 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按,《史记·留侯世家》 司马贞 索隐引《陈留志》作“园公 姓 庾”。参见“商山四皓”。
引汉 扬雄 《解嘲》:“藺生 收功於 章臺,四皓采荣於 南山。”
唐 杜牧 《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 汉祖,张仪 无地与 怀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 东园公 姓 唐,名 秉,字 宣明,襄邑 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 夏黄公 姓 崔,名 廓,字 少通,齐 人,隐居 夏里 修道,故号 夏黄公 ; 甪里先生,河内 軹 人, 泰伯 之后,姓 周 名 术,字 元道,号曰 霸上先生。’却欠 綺里季。皇甫謐 《高士传》载:‘ 綺里季 姓 朱,名 暉,字 文季。’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 园公 之名,失写也; 廓 与 广 同,姓 黄,非 崔,文义顺也; 甪里 既称 泰伯 之后,必 苏 人,或寓居於 軹 也。”
⒉ 指 南朝 齐 徐伯珍 兄弟四人。
引《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 徐伯珍 ﹞家甚贫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⒊ 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引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诗:“我昔曾上 嘉禾岛,岛上衣冠多四皓。”
国语辞典
四皓[ sì hào ]
⒈ 商山四皓的简称。参见「商山四皓」条。
引《文选·扬雄·解嘲》:「若夫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荣于南山。」
《文选·班彪·王命论》:「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分字解释
※ "四皓"的意思解释、四皓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关词语
- sì jiāo四郊
 -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
 - sì bǎi zhōu四百州
 - sì zhǔ dé四主德
 - sì hé yuàn四合院
 - sì fāng四方
 - sì píng shì四平市
 - sì hé fáng四合房
 - sì fāng zhì四方志
 - sì shēng四声
 - sì hé tóu四合头
 - sì fāng bù四方步
 - sì xiāng gé四香阁
 - sì huà四化
 - sì lù四路
 - sì bǎi sì bìng四百四病
 - sì shí shí四食时
 - sì tóng四同
 - sì zhōu四周
 - sì zhì四至
 - wēi jī sì fú危机四伏
 - sì shū四叔
 - sì yǒu四友
 - sì shǐ四史
 - sì sī四司
 - sì jù四句
 - 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
 - tóng sì kāi铜四开
 -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 dì sì cì fǎn“wéi jiǎo”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
 - shì tú sì bì室徒四壁
 - sì yuǎn四远
 - sì yùn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