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报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忠于国君,报效国家。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萃》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例子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忠君报国之丈夫,马革裹尸,肝胆涂地所不辞也。”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jūn bào guó
注音ㄓㄨㄥ ㄐㄨㄣ ㄅㄠˋ ㄍㄨㄛˊ
繁体忠君報國
感情忠君报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反义词卖国求荣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绝长续短(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林下风致(意思解释)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忠君报国的意思解释、忠君报国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