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亡纳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例子那时安禄山久蓄异志,专一招亡纳叛。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wáng nà pàn
注音ㄓㄠ ㄨㄤˊ ㄋㄚˋ ㄆㄢˋ
繁体招亡納叛
感情招亡纳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招降纳叛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魑魅魍魉(意思解释)
- 治丝益棼(意思解释)
- 混淆是非(意思解释)
- 改俗迁风(意思解释)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释)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劳燕分飞(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用智铺谋(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招亡纳叛的意思解释、招亡纳叛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为万安计 | 为绝对安全着想。 |
钜学鸿生 | 学识渊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