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鸣鳖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出处《后汉书·张衡传》:“高祖踞洗,以对郦生,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
例子《旧唐书·李密传》:“鼋鸣鳖应,见机而作,宜各鸠率子弟,共建功名。”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míng biē yìng
注音ㄩㄢˊ ㄇ一ㄥˊ ㄅ一ㄝ 一ㄥˋ
繁体黿鳴鱉應
感情鼋鸣鳖应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一倡一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犬马恋主(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鼋鸣鳖应的意思解释、鼋鸣鳖应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得意洋洋 |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杀人不眨眼 |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
落叶归根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