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于胡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例子清·吴趼人《痛史》:“将来为祸天下后世,正不知伊于胡底呢?”
基础信息
拼音yī yú hú dǐ
注音一 ㄩˊ ㄏㄨˊ ㄉ一ˇ
感情伊于胡底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近义词不堪设想
英语where will it all en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服低做小(意思解释)
- 杯酒释兵权(意思解释)
- 拨云见日(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伊于胡底的意思解释、伊于胡底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