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夫节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义夫:指对妻子忠义的丈夫;节妇:指坚守节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妇女。指遵守礼教的男女。
出处《周书·宣帝纪》:“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
例子清·李渔《无声戏》第六回:“后来竟成了夫妻,还做出许多义夫节妇的事来。”
基础信息
拼音yì fū jié fù
注音一ˋ ㄈㄨ ㄐ一ㄝˊ ㄈㄨˋ
繁体義夫節婦
感情义夫节妇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绝路逢生(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义夫节妇的意思解释、义夫节妇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