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百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基础信息
拼音yáng jiǔ bǎi liù
注音一ㄤˊ ㄐ一ㄡˇ ㄅㄞˇ ㄌ一ㄡˋ
繁体陽九百六
感情阳九百六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阳九之会、阳九之厄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功亏一篑(意思解释)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不可胜举(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势力之交(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阳九百六的意思解释、阳九百六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