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例子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wén tāo wǔ lüè
注音ㄨㄣˊ ㄊㄠ ㄨˇ ㄌㄩㄝˋ
繁体文韜武畧
感情文韬武略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韬”,不能写作“滔”。
近义词文武双全
英语military expertise/strateg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安适如常(意思解释)
- 束手无策(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井中视星(意思解释)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释)
※ 文韬武略的意思解释、文韬武略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坚强不屈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同功一体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
孙庞斗智 |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
顾虑重重 |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
尾生丧身 | 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