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共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出处《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例子清·李渔《巧团圆·防辱》:“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ㄍㄨㄥˋ ㄑ一
繁体同休共慼
感情同休共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休戚相关、同休等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鹰击长空(意思解释)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无妄之灾(意思解释)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同休共戚的意思解释、同休共戚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金不换 |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
老马识途 |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望风扑影 |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