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伏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出处《旧唐书 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例子郁达夫《大风圈外》:“一年之中,岁时伏腊,还要把他们汗血钱的大部,去花在求神佞佛,与满足许多可笑的虚荣的高头。”
基础信息
拼音suì shí fú là
注音ㄙㄨㄟˋ ㄕˊ ㄈㄨˊ ㄌㄚˋ
繁体歲時伏臘
感情岁时伏腊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时间等。
英语at the time of changing season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可多得(意思解释)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绿林大盗(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岁时伏腊的意思解释、岁时伏腊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角巾素服 |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