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膊成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出处宋 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例子宋·陆游《衰疾》:“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基础信息
拼音sǒng bó chéng shān
注音ㄙㄨㄥˇ ㄅㄛˊ ㄔㄥˊ ㄕㄢ
繁体聳膊成山
感情耸膊成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耸膊成山的意思解释、耸膊成山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照单全收 | 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老马识途 |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