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两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é liǎng shòu
注音ㄙㄢ ㄐ一ㄝˊ ㄌ一ㄤˇ ㄕㄡˋ
繁体三節兩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三节两寿的意思解释、三节两寿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