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狝春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狝:杀;苗:为苗除害。秋天狩猎,春天为护苗而猎兽。比喻大规模扫荡敌军或盗匪。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蓃夏苗,秋狝春苗。”
例子曾朴《孽海花》第24回:“恐承平无事,士不知兵,正好趁着这番大战一场,借硝烟弹雨之场,寓秋狝春苗之意。”
基础信息
拼音qiū xiǎn chūn miáo
注音ㄑ一ㄡ ㄒ一ㄢˇ ㄔㄨㄣ ㄇ一ㄠˊ
繁体秌狝萅苗
感情秋狝春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躲躲闪闪(意思解释)
- 倒背如流(意思解释)
- 训练有素(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秋狝春苗的意思解释、秋狝春苗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