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鸣鼓而攻鸣鼓而攻的意思
míngérgōng

鸣鼓而攻



鸣鼓而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繁体鳴皷而攻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感情鸣鼓而攻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攻”,不能写作“功”。

辨析鸣鼓而攻与“偃旗息鼓”有别:鸣鼓而攻含有公开地进行某项工作的意思;“偃旗息鼓”则含有不声不响地停止行动的意思。

近义词兴师问罪

英语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鸣鼓而攻的意思解释、鸣鼓而攻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
珠宫贝阙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囊萤照雪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
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性命攸关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天下为一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勿谓言之不预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见所不见 见“见所未见”。
国士无双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异军突起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一清二楚 十分明白、清楚。
老气横秋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心猿意马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骈拇枝指 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微故细过 细过:小的过失。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词穷理屈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同流合污 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仁者能仁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屈艳班香 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字字珠玉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颠乾倒坤 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