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翁扪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出处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例子盲翁扪籥但取似,叶公好龙固为名。清 赵翼《岣嵝碑歌》
基础信息
拼音máng wēng mén yuè
注音ㄇㄤˊ ㄨㄥ ㄇㄣˊ ㄩㄝˋ
繁体盲翁捫捫
感情盲翁扪籥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看问题以偏概全。
近义词盲人扪烛、盲翁扪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帮纬国(意思解释)
- 刚正不阿(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释)
- 大显神通(意思解释)
- 彼此彼此(意思解释)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思解释)
※ 盲翁扪籥的意思解释、盲翁扪籥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长嘘短气 | 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