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口不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见了抚台,绝口不提一字,免得抚台心上生疑。”
例子钱钟书《围城》:“苏小姐初到家,开口闭口都是方鸿渐,第五天后忽然绝口不提。”
基础信息
拼音jué kǒu bù tí
注音ㄐㄩㄝˊ ㄎㄡˇ ㄅㄨˋ ㄊ一ˊ
感情绝口不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闭口不说话。
近义词绝口不道
反义词喋喋不休
英语avoid all mention of(never to say a single word abou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绝口不提的意思解释、绝口不提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瓮中之鳖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