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贼兵,赍盗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期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赍盗粮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jiè zéi bīng,jī dào liáng
注音ㄐ一ㄝˋ ㄗㄟˊ ㄅ一ㄥ,ㄐ一 ㄉㄠˋ ㄌ一ㄤˊ
繁体借賊兵,齎盜糧
感情借贼兵,赍盗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借寇赍盗、借寇兵,赍盗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名士风流(意思解释)
- 轻而易举(意思解释)
- 强取豪夺(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借贼兵,赍盗粮的意思解释、借贼兵,赍盗粮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