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博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兼收并采。
出处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 shōu bó cǎi
注音ㄐ一ㄢ ㄕㄡ ㄅㄛˊ ㄘㄞˇ
繁体兼収博採
感情兼收博采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兼收并采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风流人物(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难割难分(意思解释)
※ 兼收博采的意思解释、兼收博采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角巾素服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