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于天下的成语故事


大白于天下

拼音dà bái yú tiān xià

基本解释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暂未找到成语大白于天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白于天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青天霹雳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南康军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
故家乔木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说一不二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肝胆欲碎
仁义道德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肝胆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