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谲无行的成语故事


诡谲无行

拼音guǐ jué wú xíng

基本解释诡谲:欺诈;无行:缺德。指欺诈成性,品行不端。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而宋诡谲无行,且懒惰,不肯竟其学。”


暂未找到成语诡谲无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诡谲无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目迷五色 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苦尽甘来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轮焉奂焉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望风扑影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杨柳依依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