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皆空的成语故事


五蕴皆空

拼音wǔ yùn jiē kōng

基本解释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出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暂未找到成语五蕴皆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五蕴皆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马平川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混淆是非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犬马恋主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慷慨悲歌 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行不顾言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