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鉴万里的成语故事


明鉴万里

拼音míng jiàn wàn lǐ

基本解释明:眼睛亮;鉴:洞察。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


暂未找到成语明鉴万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鉴万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举棋若定 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风流人物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自拔来归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谨小慎微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 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望风扑影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损人不利己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