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棱两可的成语故事

拼音mō léng liǎng kě
基本解释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摸棱两可的典故
唐朝时期,武则天任命苏味道为宰相,他处世十分圆滑,从不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样不会得罪人,他把这种圆滑的方法说成“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特两端可也。”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苏模棱”。后因犯错而降职到四川眉州。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摸棱两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在此一举 | 《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
木本水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
拨云见日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
野心勃勃 |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
鹤立鸡群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命中注定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
德容言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杜绝言路 |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
玩世不恭 |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
天昏地暗 |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