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火赴汤的成语故事


蹈火赴汤

拼音dǎo huǒ fù tāng

基本解释同“蹈汤赴火”。

出处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暂未找到成语蹈火赴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蹈火赴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明若观火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气充志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到此为止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大张旗鼓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春冰虎尾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通俗易懂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