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愁破涕的成语故事


排愁破涕

拼音pái chóu pò tì

基本解释排:推开;涕:泪水。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

出处《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暂未找到成语排愁破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排愁破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治丝益棼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学贯中西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经邦论道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所作所为 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尾生之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