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和岁稔的成语故事


时和岁稔

拼音shí hé suì rěn

基本解释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


暂未找到成语时和岁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时和岁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光宗耀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说东道西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孜孜以求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以弱制强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错落有致 《晋书 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一窍不通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