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独行的成语故事


独断独行

拼音dú duàn dú xíng

基本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暂未找到成语独断独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独断独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正本溯源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喜新厌旧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祖传秘方 曲波《林海雪原》:“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
室迩人遥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