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衣节口的成语故事


缩衣节口

拼音suō yī jié kǒu

基本解释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出处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暂未找到成语缩衣节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缩衣节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体恤入微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干干脆脆 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荒淫无耻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言而无信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捞一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