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弭耳的成语故事


俯首弭耳

拼音fǔ shǒu mǐ ěr

基本解释见“俯首帖耳”。

出处《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


暂未找到成语俯首弭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俯首弭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醋海翻波
乐道安命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苦中作乐 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旁若无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雄心壮志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困而不学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行不顾言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