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成语故事

拼音guò yóu bù jí
基本解释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过犹不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十全十美 |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
落落大方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
恨铁不成钢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莫衷一是 |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
默不做声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
酒囊饭袋 |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
自己人 |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
结党营私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
德容言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